-
除草剂是指一种能完全或选择性地杀死杂草,以消除或抑制植物生长的物质,又称除草剂。 其中,氯酸钠、硼砂、砷酸盐和三氯乙酸对任何一种植物都有死害作用,其作用受除草剂、植物和环境条件三个因素影响。 按功能分为杀灭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,大部分选择性除草剂,特别是硝基苯酚、氯苯酚、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,均有效。
世界范围内除草剂的发展逐渐趋于稳定,主要开发高效、低毒、广谱、低用量的品种,对环境污染小的一次性处理剂逐渐成为主流。
常用品种为有机化合物,可广泛用于防治农田、果园、花卉苗圃、草原和非耕地、铁路线、河流、水库、仓库等场所的杂草、灌木、树木等有害植物。
农田化学除草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,当时偶尔发现欧洲葡萄中霜霉病的控制能够伤害一些十字花科杂草,但不能伤害谷类作物。 法国、德国、美国同时发现了硫酸和硫酸铜的除草作用,用于小麦等地的除草。 有机化学除草剂的时期始于1932年,当时发现了选择性除草剂二硝基苯酚。 20世纪40年代2,4-drop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有机除草剂工业的快速发展。
1971年合成的草甘膦具有除草谱广、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,是有机磷除草剂的重大突破。 再加上多种新剂型、新使用技术的出现,除草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。 1980年,除草剂占世界农药销售总量的41%,超过农药成为第一大农药。
其中有邻异丙基-N-苯甲酸酯[O-异丙基-N-苯丙基氨基甲酸酯,简称IPC:C6H5NHCOOCH-(CH3)2]、二硝基-O-甲苯磺酸钠(二硝基-O-甲苯磺酸钠)等。 最有名的具有生长素作用的除草剂是2,4-D,它被认为会破坏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并引起生理失调,但它对草以外的植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除草剂。
一般认为,这种选择性是由植物物种对2,4-D的解毒强度决定的,或者是由2,4-D的浓度因植物物种而异的事实决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