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鹦鹉的繁殖

发布于 牡丹 2023-12-11
4个回答
  1. 匿名用户2023-11-06

    如果你想单独养它,你只需要一个铁丝笼(你不能使用竹笼,因为鹦鹉会咬笼子),喂水和带壳的谷物(花鸟市场有鸟食),并定期洗澡(只需将笼子放在盆中,在笼子底部加水, 鸟儿会自己清洁)。

    如果要繁殖,还需要添加一个装有锯末的饲养箱(市场上有售),然后放入笼子里。

  2. 匿名用户2023-11-05

    牡丹鹦鹉很好养......

    在吃方面,你只需要给他黄粟、瓜子,每天偶尔放一点青菜,苹果也可以用。 (牡丹鹦鹉几乎什么都吃,面包、饼干等) )

    任何动物用水都是必不可少的,应每天更换一次,以确保饮用水清洁。

    你可以在笼子底部放一个小杯子,加一点温水,他就会自己去洗澡。 (牡丹鹦鹉洗完澡后超级丑......

    笼子必须定期清洁,每两天清洁一次。

    饮用水杯和食物杯也应每两天清洁一次。

    你可以定期把它们放在你的房间里,让它们飞起来,但前提是它们很了解你,否则它们绝对很难被抓住。 (可是你熟悉的那只鸟竟然敢咬人,上次被咬的那只可怜......

    注意:购买牡丹鹦鹉时,一定要买一对! )

  3. 匿名用户2023-11-04

    如果是成年鸟或亚成鸟,喂小米,偶尔喂一些瓜子、麻籽等,不要喂红豆等硬质小坚果。

    把海蟹(药店有售)挂在笼子上 鹦鹉会自己吃 服用钙质 每周挂一小块生菜去超市 卷生菜的那种只能挂12小时,以防腐烂 如果小鸡不会自己吃,去超市买玉米粉 加一些海蟹只要用刮粉一勺 不要吃太多海蟹 一小块就好了 喂食过多可能会导致胃结石。还有一趟去药房买一些纯葡萄糖,也只是一点点。 几乎玉米粉和葡萄糖的比例为30:

    1 谢谢。

  4. 匿名用户2023-11-03

    别管它,等他熟悉了环境,饿了就吃,过几天慢慢稳定下来;

    一般来说,一对牡丹鸟卖家不会弄错,它们会互相喂食,但它们甚至不睡在一起(带它们稳定再观察)? 就算是一对,关系也不好,所以建议换一个;

    区分雄雌牡丹的方法:1、看头部,背部光滑的是雌鸟,头部两侧的羽毛聚集在中间,头顶是雄鸟; 2、看尾巴,雄鸟的尾巴是V形的,母鸟的尾巴是W形的; 3.牡丹排泄孔前有两根小骨头,用手可以感觉到,两根小骨头离雄鸟很近,远处的一根(好像手指肚子可以压进去)是雌鸟! 4、一般来说,雄鸟羽毛鲜艳,体格健壮,站立杆为雄性,横杆为雌性;

    不能混,我试过了,两只鸟打架!

相关回答
  1. 2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饲养黄桃面牡丹鹦鹉的注意事项:

    1、每天应给予蔬菜水果、墨鱼骨、蛋粉等补充营养。 如果要人工喂养,最好在鸵鸟破壳后将山体从父亲和母亲身上移开15天左右,用手喂食。 >>>More

  2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应每天给予水果和蔬菜、墨鱼骨头和蛋粉营养。 如果要人工喂养,最好将鸵鸟从父母身上移开,并在鸵鸟破壳后15天左右用手喂食。 >>>More

  3. 3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在圈养繁殖条件下,牡丹鹦鹉几乎可以全年繁殖,但在冬寒夏热时,应拆除巢箱,以春秋两季控制繁殖季节为宜。 用于繁殖的网箱和巢箱的准备工作如上所述。 >>>More

  4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鹦鹉世界 有一个论坛,你可以进去看看。 e5sj

  5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不抓他们,这不是适得其反吗,刚来的时候不适应环境很正常 一般来说,鹦鹉是群居动物 和同伴一起玩也可以减少一些恐惧 你必须远离他们,远远地看着 你走过,他们很害怕 也会伤害鹦鹉本身 谁不想自由 去对应的帖子吧和鹦鹉世界论坛看看更多 更多地了解他们的习惯并更多地思考他们。 >>>More

  6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顽皮鸟论坛,非常好的论坛,很受欢迎。

    分类也很明确。 >>>More

  7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普通的家养,如果鸟儿不多,只要邻居不抱怨你,问题不大。 只需向物业和邻居打招呼即可。 如果在市郊大规模饲养,需要经过林业部门和畜牧部门的批准,以防止鸟类有传染源,造成日后大规模感染和传播。 >>>More

  8. 3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不行,两只大鹦鹉会和虎皮鹦鹉打架,尤其是木丹鹦鹉最凶猛,玄风和木丹也会打架。

  9. 2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不行,这三者可以随便养,不属于保护物种,家养鹦鹉都是引进的,国内没有相应的保护概念,因为没有野生概念,所谓保护是针对野生物种的,不是针对人工繁育的。

  10. 19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首先要确定两只鸟是否已经进入发情期,如果进入发情期,可以给蛋粟喂壮阳药(制作工艺:蛋粟的制作方法有详细的口碑)一般来说,它应该繁殖。 鸟儿对鸟儿有规矩,一切都只能顺其自然。

  11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用木版钉上下双层箱形,下层用于繁殖,在上层开一个开口供鹦鹉进出,并在嘴下做一个小平台,建议不要自己动手,经常有购买,很便宜。

  12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吃去壳的小米,另外还可以给牡丹鹦鹉吃蔬菜和水果(豆类、胡萝卜、黄瓜、西红柿、生菜、卷心菜、南瓜、芒果、葡萄、木瓜、苹果、玉米等)。 豆子的混合食物,一定要记得多喂蔬菜和水果,他们喝的水要每天换,最好换个大一点的水碗,这样他们就可以洗澡了,祝房东有一只快乐的小鸟。

  13. 5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一对笼子里有几十块100个。

  14. 6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我喂过两种牡丹鹦鹉,一只通体黄色,胸前红色,像戴着红色的肚兜,嘴巴是卡其色的。 还有一种是绿色的身体,橙色的肚兜,红色的嘴巴,更漂亮。 我想你在养一只牡丹鹦鹉。 >>>More

  15. 12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他们选择的地方是他们自己的,所以他们会在那里感到安全,你不必打扰他们。 >>>More

  16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我买了11双,但价格因地而异,通常不超过151双。

  17. 2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不违法,牡丹和虎皮不是国家保护动物,现在它们是中国比较常见的宠物鸟品种。

  18. 15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方法基本相同。

    如果非要选,虎皮。 >>>More

  19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只要找一个废纸箱,在侧面挖一个洞,我的小鹦鹉窝就是这样做的,但是洞的边缘需要处理,它总是喜欢啄来啄去。

  20. 23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牡丹鹦鹉不会说话。

    牡丹鹦鹉是不允许学说话的,生活中基本没有牡丹鹦鹉会说我们人类的语言。 牡丹鹦鹉无论多么聪明,都无法说话,因为它们不具备发出声音的条件。 >>>More

  21. 8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不建议混养。

    虎皮鹦鹉和牡丹鹦鹉 从性格分析的角度来看,虎皮鹦鹉的性格比较温和,而牡丹鹦鹉的性格属于强烈的职业意识和攻击性行为,所以不建议一起饲养。 牡丹发情时,会表现出驱逐的行为,如果是同性鸟,也会有殴打行为,但虎皮不是牡丹的对手,最好分开饲养。 >>>More

  22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一切都差不多。

    如果坚持分,虎皮是首选,可爱的人更多。 >>>More

  23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美国黄桃面牡丹鹦鹉是鹦鹉科鹦鹉科的一种鸟类,是一种桃面夫妇鹦鹉,出没于非洲安哥拉南部的干旱地区。 全身有鲜艳整齐的亮黄色羽毛,从额头到胸部的红色羽毛鲜艳美丽,额头顶略厚,胸部略浅。 蜂蜡色的喙和爪子; 整体颜色非常漂亮。

  24. 3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我想应该是广州华迪湾。

  25. 5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要喂养刚出生的牡丹鹦鹉,需要先准备一个保温箱,因为此时的幼鸟身体不好,如果温度变化很大,可能会感冒。 您可以在保温箱中放一些纸来观察排便。 >>>More

  26. 3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哦,我告诉你,我已经喂了 2 到 3 年了! 取一个全蛋炒开,里面的小米晒干了,晒干了就可以喂了!! 其实家禽并不像自然界那样千篇一律,你和莴苣叶子没什么关系,给它吃也没关系,也不知道你的鹦鹉吃不吃,我的鹦鹉还吃蚱蜢和蟋蟀 >>>More

  27. 1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圈养的牡丹鹦鹉可以喂食多种饲料,如饼干、面包、馒头、米饭、蔬菜、各种水果等。 育雏期间,将70%的熟玉米粉、28%的熟鸡蛋和2%的骨粉与湿粉混合。 这对雏鸡的正常生长是有益的。 >>>More

  28. 2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用喷壶喷洒牡丹鹦鹉是驯服野外的一种方式。 最好在比鸟稍大、约 2 厘米深的盆中用水洗澡,让它们自己清洗。 一年四季都使用冷水。 热水会让他们感到恐惧。

  29. 1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牡丹鹦鹉在中国根本不是二等保护动物,牡丹鹦鹉原产于非洲,后来作为观赏鸟类引入中国。 原产于中国的野生鹦鹉约有7种,其中红领绿鹦鹉、灰头鹦鹉、花头鹦鹉和大紫胸鹦鹉是中国的二级保护动物。 国家允许出售育种。 >>>More

  30. 2个回答2023-12-11

    您好: 购买牡丹鹦鹉时,请注意它们是人工饲养的,而不是在野外捕获的。 这不仅是出于道德和保护方面的考虑,还因为在野外捕获的鸟类通常更容易生病和死亡。 >>>More